對于混合性能的分析,首先通過有限元瞬態任務求得流場結果,然后運用混合處理模塊PoLYsTAT進行混合任務的結果提取,在POLYsTAT模塊中需要對沿軌跡參數如停留時間、剪切速率、拉伸速率、混合指數等建立相關統計學函數,然后進行分析。本文中應用到的相關統計學函數以及評定參數如下[62,63】:
(1)分布函數、概率密度函數及百分比函數,表示停留時間等變量,為具體變量值,p為概率值。
(2)停留時間:停留時間(Residence TiIne)是評估分布混合的重要參數【64],由于物料粒子在運動過程中具備不同的速度,因此停留時間也各不相同,停留時間越長意味著物料經歷的混合歷程越久。停留時間分布(R-esidence TiIne Distribution)函數和累積停留時間分布(CuⅡmlative Residence TiIIle DiS仃ibution)函數表達式為:
E(f)=C/rC/∑:c (3.17)
F(f)=f E(f∑:c/∑:c& | (3.18) |
式子(3.17)、(3.18)中:c為時刻f在出口處物料的濃度,△f為時間步,本公司中所用的時間步為陽轉子轉過30。所用的時間,由于陽轉子轉速為100印m,因此時間步為0.05 s。
(3)分離尺度:分離尺度是評估分布性混合性能的另一重要參數陋51,當分離尺度減小時表明分布性混合效果變好。時刻f,針對M對相距,.的粒子,用c:和c?分別代表第,對粒子的濃度,另外用萬代表全部粒子的平均濃度,仃,為濃度標準差,則濃度相關系數及分離尺度表達式依次為:
M|
R(,,f)=∑一)·(c;一)/M; (3.19)
J=l ,
s(f)=K(,.,f) (3.20)
從上述分析可知提取分離尺度參數需要建立一濃度場,本公司流場模擬過程中在入口處放置1500個粒子,濃度場的建立使得入口上/下部物料的濃度分別為l和0。
(4)混合效率:平均瞬時混合效率用以描述分布混合效率砸6,67】,表達式為:
=()/D’ (3.21) (%)=/I(3.22)
式(3.21)、(3.22)中:為拉伸速率,D’為耗散率。
(5)混合指數:混合指數是評價分散性混合的重要參數【68】,其定義式為:
A=ID}/《DJ+I|) (3.23)
式(3.23)中:D為應變速率張量,礦為旋度張量,混合指數為O、0.5、l對應的流動分別為旋轉運動、簡單剪切流動和拉伸流動,而在促進物料分散方面拉伸流動更為有效【691,
相應的剪切速率和拉伸速率表達式為【3】:
以)]/(“2+V2+w2) (3.25)
式(3。24)和(3’25)中v。,v,,v:和“,v,w分別表示粒子微元在x,y,z方向上的速度和伸長量。
(6)面積利用系數e:面積利用系數是評定齒間有效容積的重要指數,與螺桿機械的生產量密切相關,表達式為145】:
e=(4—4一以)/4 (3.26)
式(3.26)中:4為機筒端面面積,彳:、以分別為陰陽螺桿端面實體面積。
表4.3為螺桿的面積利用系數,可看出隨螺桿頭數增加面積利用系數也逐漸增加。
表4.3 三組螺桿對應的面積利用系數C。
螺桿類型 | 4. | o。 | ||
CSE22 | 1978.87 | 1978.87 | 6227.16 | O.365 1 52643 |
CSE33 | 1917.93 | 1917.93 | 6227.16 | O-384801673 |
CSE44 | jS56.74 | 1856.74 | 6227.16 | O.404524579 |
DSE3l | 2381.02 | 1417.19 | 6227.16 | 0.390057426 |
DSE41 | 2030.89 | 1564.81 | 6227.16 | O.422670580 |
DSE5I | 1680.83 | 1712.57 | 6227.16 | O.45523955 1 |
DSE32 | 2669.83 | 1330.64 | 6227.16 | 0.357886475 |
DSE42 | 2319.80 | 1478.05 | 6227.16 | 0.390506744 |
DSE52 | 1969.90 | 1626.84 | 6227.16 | 0.422874252 |